细数笔记本发展十年关键词

一直附属于台式电脑市场诞生的笔记本电脑,在早前发展的10年中,一直发力于如何改变笔记本电脑的形态和体积,而到了1999年之后,笔记本电脑开始出现了成熟了平台架构,在这些平台架构的支持上,笔记本电脑开始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进,而台式电脑刚刚兴起的多媒体概念,开始在笔记本电脑上初露端倪。

MagicMedia 256 AV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技术在于MagicMedia 256 AV显卡在笔记本中的应用,这一应用让笔记本进入MEPGII硬解压时代,加上DVD光驱在笔记本的应用,笔记本电脑几乎和台式电脑同时,进入DVD带来的高素质多媒体时代。


蓝牙首次在笔记本上使用
    1999年的另外一个变化是东芝引领的新风潮——内置蓝牙,20世纪末,笔记本和其他外设的连接多通过红外线、USB、串口和并口进行,其中设备间的无线连接,紧紧有红外线一种方式。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东芝开始在其笔记本中率先内置蓝牙模块,提供与其他设备连接的可能,但在当时,这绝对是非产前卫的做法,因为事实上在当时并没有什么设备内置蓝牙模块,比如说第一款内置蓝牙的手机爱立信T68,发布日期也是在两年之后的2001年。


ThinkPad TP600E
    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为ThinkPad TP600E,这是一款在TP600基础上升级而来的产品,其最大不同在于处理器接口升级至MMC2规范,同时将显卡提升至2.5MB显存,能够硬解压DVD视频。ThinkPad TP600E的总体表现可以说是当时的极致,钛复合材质的运用,可抽换式光驱位,立体声扬声器,独立显卡,这些都是当时的笔记本所不能企及的,不过TP600E在当时的售价也非常惊人,80年代生人接触这款产品,多数都通过二手机
一切看似平常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却半路里杀出来一个全美达,这是移动市场万万没有想到的。如果说在当时苹果坚守的精减指令集和Intel/AMD坚守的复杂指令集的竞争显得平淡无奇的话,全美达的横空出世真的可以说是个奇迹。全美达在这一年发布了Crusoe处理器,在精减指令集和复杂指令集之间,作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新尝试——使用软件方式来模拟指令集,从而降低功耗,缩减处理器内部架构。

全美达处理器
    全美达推出的Crusoe处理器体积非常小巧,功耗也相比同期的Intel/AMD处理器低不少,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少日系厂商都开始对这一处理器表示青睐,更有不少厂商声称能够通过这一硬件平台打造出创新的新产品,这些产品的体积打破了Intel平台产品创下的纪录。
    如果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全美达推出的Crusoe不正是Intel Atom平台在做的事情吗?但是因为当时超便携设备并没有形成气候,太过个性的全美达Crusoe实在是没有改变格局的能力,在几年后宣布倒闭。


SONY VAIO PCG-C1VJ
    不过这完全不能隐藏全美达Crusoe平台的独特特点,拿当年的特色笔记本SONY VAIO PCG-C1VJ为例,这款笔记本完全颠覆了传统笔记本的概念,超小尺寸、超轻量化、内置摄像头、宽屏幕,从这款笔记本甚至能够看出如今P系列的影子,还多多少少有那么点上网本的感觉,只不过当时全美达给自己的定位太过高端,才导致市场败北。
在2001年的销量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日本市场,个人电脑的销售比例,笔记本已经超越台式机,打破了之前PC市场台式机市场一定超越50%的规律。    在这一年的笔记本话题里面,最为核心的猜测是究竟在全球范围内,笔记本的销量是否能够超越台式机。因为日本市场存在非常多的不同之处,首先是日本市场消费者的居住环境普遍不容乐观,另外日本人的身形导致他们偏爱小型化产品,这是不是一种市场的特殊表现?而非整个市场的需求?


笔记本迎来大发展
    来看一下2001年的市场数据吧,在这一年,日本笔记本的销售比例已经超过了50%,而美国达到了35%左右,我国则只有6%左右。看似笔记本离修成正果还颇有些距离,但中国市场价格决定一切的特性显露无遗,万元笔记本的出现,让认定笔记本必超台式机的朋友们多了一些自信。


联想昭阳3100CF
    2001年联想率先引领了万元笔记本风潮,推出联想昭阳3100CF笔记本,这款售价9999元的笔记本电脑配备了当时主流的各项配件,完全不同于靠使用过时配件拉低售价的产品。联想昭阳3100CF笔记本采用Intel PentiumIII 750MHz处理器,64MB内存,10GB硬盘,12.1英寸液晶显示器,率先引领了低价主流笔记本的万元价格战,联想昭阳3100CF笔记本也在当时创下了不错的销量纪录。
在2002年,Intel推出的PentiumIII-M处理器为笔记本定位产品作出了巨大的调整,包括推出低电压处理器、缩小封装尺寸、降低功耗等措施,让移动处理器走向低功耗的新空间,在这一年,也出现了众多超便携产品,这类产品多数定位商用,因为Intel提供的低电压、小封装处理器售价非常高昂,导致只有那些定位特别高端的产品才能享用这一优秀处理器。    在2002年,最让商务用户开心的是越来越多的超轻薄笔记本推出,这些笔记本绞尽脑汁的在重量和厚度方面努力,争取做到极致。


Toshiba Portege 2000
    在这一年,出现了Toshiba Portege 2000,一经推出,就打破了12寸笔记本电脑最薄的纪录,除了东芝自家研发的1.8英寸硬盘、低温多晶硅液晶显示屏等独特技术外,Intel的低电压处理企业功不可没。


SHARP UM10
    日系厂商仿佛在轻薄小巧方面独有建树,SHARP UM10就是当年别具一格的产品,它采用屏幕铰链控制键盘的支架,当屏幕打开时,键盘可以自动升起,反之,则自动降落,充分让机身厚度缩减,打造世界一流厚度的笔记本产品。
 
2003年是笔记本行业发生巨变的一年,在这一年发布的迅驰移动平台,将处理器、芯片组和无线网卡整合包装,强调Intel在平台方面的把控能力,同时第一次将无线连接作为笔记本电脑的重要区别,提供给未来的移动平台使用,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创新。

迅驰移动平台
    迅驰平台第一代采用的处理器核心为Banias,这是一代新的架构,它抛弃了之前Intel徘徊在PentiumIII-M和Pentium4-M之间的犹豫,正式开始了移动处理器单一产品线的战略,平台化的整合优势迅速呈现出来,在2003年,市面上引人注目的笔记本,几乎清一色的在键盘手托处贴上了“蝴蝶”标志,一时之间,笔记本电脑遍地开花,迅速差异化于传统台式机架构,成为整个PC市场的明星。


ThinkPad T40
    在2003年,最引人注目的产品莫过于于Intel迅驰平台一同发布的ThinkPad T40,这是一款饱受争议的产品,它脱胎于ThinkPad T23和ThinkPad T30,很好的平衡了PentiumIII处理器的轻薄和Pentium4的高性能,让ThinkPad T40的性能表现和重量控制都做到极致,但是T40已经开始饱受做工下降的困扰,软软的键盘手托、看起来简陋至极的网卡插槽,以及摇摇欲坠的9.5mm光驱,都成为人们指责的焦点。但不能否认的是ThinkPad T40是当时销量最好的迅驰架构产品,同时也是最能代表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的商务笔记本产品,更是ThinkPad全面转向迅驰移动平台的排头兵。
顺着Intel发布迅驰移动计算平台,BenQ也推出了旗下第一款笔记本电脑产品,这款产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采用宽屏幕设计,宽屏幕在之前完全是稀罕的事物,无论是台式机显示器还是笔记本显示器,给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4:3比例的传统显示屏,虽然已经有些产品率先使用这种宽比例的显示屏,但它的目的并不是影音表现,而是其小型化目的。

BenQ Joybook 7000
    从2004年开始,随着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正式投入使用,宽屏幕开始大面积出现,虽然还没有到如今这种无论家用机还是商用机都采用宽屏幕设计的情况,但家用机大面积开始采用16:10、15:9和15:10的面板,也已经昭示出今后笔记本的发展道路势必沿着宽屏路线发展了。


三星Q30
    2004年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三星Q30,因为国内宽屏笔记本的始作俑者是BenQ的话,韩国企业三星公司推出的Q30则是液晶生产厂强力支持的12英寸超便携宽屏笔记本。三星Q30还是国内出现的第一款明确定位女性白领用户的产品,除了最快切换到宽屏幕之外,漂亮的外观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传言是苹果自古和Intel不合,因为苹果始终认为IntelIBM PC阵营的最大利益代表,但是在PowerPC架构的处理器遇到瓶颈之后,苹果也不得不寻求新的突破点,让自己的产品摆脱外观美丽,效率低下或者性能强大,发热太大的两种极端印象,在这个时候,Intel平台的良好性能表现和出色的功耗控制,深深地吸引了苹果,且Intel平台从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充分满足苹果包括Xserver、PowerMac等平台的需求,因为此时的Intel至强处理器在广泛的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苹果首用Intel芯


苹果首用Intel芯

   从2005年苹果宣布开始采用Intel芯片之后,痛苦的转换过程还是复杂而令人期待的,首先要面对的是精减指令集架构的语言编译的程序,全部要重新使用复杂指令集的语言编译,这导致苹果的程序在一段时间之内需要标注是否能够兼容Intel处理器机型,其转换的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苹果首用Intel芯
    在这一年,苹果并没有发布任何Intel核心的笔记本,直到2006年上半年,才开始发布MacBook系列笔记本电脑,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Intel核心处理器的苹果笔记本电脑。
 
2006年移动市场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双核处理器的首次移动平台应用,其成品便是Napa平台,这普遍被媒体圈的朋友们称之为迅驰3代平台,这是在正式发布Intel酷睿2平台之前,在移动平台的试水之作。

NAPA平台


NAPA平台

    新的酷睿处理器彻底抛弃了长流水线处理架构,转而采用短流水线,这让处理器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这让Pentium4处理器的致命弱点得到了很好的改进,这也侧面印证了Intel承认之前移动平台采用Pentium4-M处理器的战略是失败的,新的双核处理器开创了新的性能纪录,并且让笔记本的性能提升到了接近当时主流台式机的水准。
    双核处理器的发布让当时市面上的笔记本瞬时间换装成风,真的要从中找到一款特别出色的,并不是一件易事,但在2006年,却产生了另外一种新的笔记本电脑,那便是UMPC


SONY VAIO UX18C
    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SONY VAIO UX18C,作为市场上最小的UMPC产品,索尼VAIOUX18C除了采用LED背光来减少体积外,这款产品使用了分辨率高达WSVGA的4.5英寸LCD显示器,是目前UMPC产品中分辨率规格最高的产品。SONY VAIO UX18C还率先采用了SSD固态硬盘,在减小了空间占用的同时,还可以提升磁盘系统性能,减少震动对产品的损害。
 
2007年的笔记本发展仿佛一直都按照既定轨迹发展,双核处理器的升级,性能的不断提升,仿佛都没有给人太深刻的印象,消费者的普遍反映是买主流的笔记本就好了。

简化平台推动新应用


简化平台推动新应用

    但这样的局面在2007年下半年发生了质的改变,Intel推出了Atom平台产品,这是基于Intel酷睿2处理器进行了大规模晶体管缩减而来的产品,这一平台产品让笔记本处理器的体积大幅度缩小,性能也打了非常大的折扣,但优点是价格便宜,同时功耗较低。顺应这一新的平台,华硕于2007年发布了基于该平台的EeePC,这有别于传统的笔记本电脑,超小的体积、易用的界面和便宜到有点吓人的价格,让这款产品立刻成为瞩目的焦点,它能替代传统笔记本吗?他是吸引眼球赚足噱头的广告型产品吗?在2007年IT168举行的技术卓越奖上,EeePC成为了专家争论的焦点,一方观点是EeePC是一种技术倒退的表现,在用让人无法接受的性能来对应超低的价格,从而吸引那些并不了解EeePC到底是什么的用户。而另外一方观点是EeePC是一种应用层的创新,它让那些用不着复杂功能,强劲性能的用户有了一种节约的笔记本解决方案。


华硕 EeePC
    那到底EeePC是一种什么样的产品呢?它是一款采用了频率仅1.6GHz、屏幕仅为7英寸,横向分辨率不足1024的产品,性能孱弱,显示屏看起来像个玩具,但是就是这么有争议的产品,愣是挤出来上网本这么一种类别的产品。
 
2008年世界经济开始出现疲软态势,出现了金融危机,在这种前提下,上网本这样的产品开始大受欢迎,毕竟便宜是王道,加上不少用户并没有强烈的性能需求,上网本倒也成为了不少用户最终选择。    但笔记本的整条产品线发展并没有因为上网本的出现,而变得停滞不前或者低端化。笔记本朝着高性能和超便携两条线发展的定律并没有任何的改变。


笔记本薄如空气
    Intel除了推出Atom简化版处理器、Intel C2D处理器和C2E处理器之外,还开始在ULV、LV等低电压处理器方面大幅扩张,甚至为一些厂商定制专门规格的小型封装版处理器,这就是SFF封装处理器。


笔记本薄如空气
    2008年最让业界轰动的便是基于SFF平台打造的苹果MacBook Air,这款笔记本的厚度仅为0.4-1.94 厘米,重量仅为1.36Kg,却配备了全铝合金外壳及13英寸的液晶显示屏,立即打破13英寸笔记本的厚度极限,成为市面上最轻薄的笔记本之一,可开创了2009年超轻薄笔记本的新标准。


笔记本薄如空气
    笔记本电脑产品线还在不断的进化,轻薄化、高性能化、手持化都是笔记本电脑未来的方向,在过去的十年中,笔记本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从大到小,未来十年笔记本又将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日志由 老贺 于 2009-07-17 12:57 AM 编辑]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台式电脑 笔记本 蓝牙 DVD光驱 联想 Intel 迅驰 苹果 华硕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